据《欧洲塑料信息》(PIE)报道,超过四分之三的塑料公司今年春季的销售额较2019年4月有所下降,其中约一半公司的销售额至少下降20%。
2020年5月,PIE对企业业绩进行了一次快速调查,以深入了解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欧洲塑料行业的业务趋势。目前的结果是根据来自29个国家155名参与者的数据得出的。
与2019年4月相比,报告销售额较低的塑料公司中,最小规模的企业受到的打击似乎更大,近60%的企业表示销售额至少下降了20%,而中大型企业的这一比例约为45%。按地区划分,北欧国家的受访者引人注目,因为几乎一半的受访者报告的销售额高于去年4月。在塑料加工企业中,有72%的塑料加工企业面临着销售额下降的问题。从事包装行业的加工商表现较好,约40%的加工商报告销售额有所增长。
展望未来,今年夏季的订单活动反映了欧洲经济的总体状况,各行业和地区的订单活动似乎并不乐观。只有16%的受访者预计,与2019年同期相比,2020年第二季度的客户订单将有所增加。约40%的企业预计,下一季度订单量同比至少下降20%。与包装相关的塑料加工商似乎最为乐观,近40%的人预计2020年第二季度的订单将增加。而塑料生产商对订单前景似乎最为悲观。
在冠状病毒疫情之前,三大担忧是销售价格、销量和材料成本。然而,在疫情期间,只有销量这一担忧仍然存在并升至榜首(75%)。第二和第三个主要问题是供应商的交货能力(55%)和物流(49%),这突出了停产、边境管制和其他问题对塑料公司的影响。
一次性塑料制品,如医用口罩和一些食品包装,现在被视为必需品,并因其在防止冠状病毒传播方面的作用而受到重视。
公众现在看到的是塑料一直存在的特性——保护材料、保持材料卫生和适用于医疗用品。但在过去几年中,这些特性因塑料污染而黯然失色。
超过一半的调查参与者报告说,冠状病毒疫情正对塑料的公众形象产生积极影响,而近40%的人说没有影响。只有6%的人认为塑料的形象因疫情而恶化。
塑料加工行业是中国轻工的第一大行业,既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,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,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。目前,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家,全国塑料加工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趋势。安徽省是我国的轻工大省,塑料制品加工行业则是我省整个轻工行业的重要支柱,也是我省家电、汽车、电子等支柱产业的重要配套源和支撑点。安徽是华东和中部地区的交汇地,地理位置独特,区位优势明显。近二十年来汇聚了众多的全国乃至全球知名家电品牌制造商,加上电子、汽车等产业的蓬勃发展,给安徽的塑料加工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。近年来,随着人工智能热潮的兴起,新零售、新业态逐渐走入日常生活,在全球经济的新形势下,智能制造业不再是纸上谈兵,环保产业、新技术变革为塑料产业发展提供了众多机遇,塑料产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。
安徽塑料行业的发展有巨大的市场空间,但仍然存在不足和短板,塑料原材料、助剂、塑料机械装备、模具设计与加工等配套产业都相对薄弱,目前我省塑料企业只能远赴外省市寻求配套,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,导致优质供方资源和优质需方难以对接或成本增加,严重影响了安徽塑料产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进程。为促进安徽塑料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,为供需双方搭建优质的合作交流贸易平台,由安徽省塑料协会、北京世佳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主办,安徽金世佳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“2021中国安徽国际塑料产业博览会”(以下简称“博览会”)定于2021年3月11日-13日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。
此次展会以“新技术 新机遇 新发展”为主题,预计参展企业将达600家,设国际标准展位1200个,展览面积30000平方米,专业观众30000人次以上,是面向全国市场打造的塑料产业交流、展示、交易平台。博览会同期将举办塑料产业发展大会、答谢晚宴、颁奖大会等活动。
届时组委会以安徽省为中心,邀请江苏省、浙江省、河南省、湖北省、江西省、山东省等周边区域塑料加工及上下业及配套等重点专业观众,参观企业以家用电器及配套供方、电子博亚app及配套供方、汽车及零部件、改性塑料、塑料薄膜、塑料包装及容器、塑料印刷喷涂及电镀、木塑制品、塑料管材管件、塑料型材板材、塑料餐具、日用塑料制品、医疗塑料制品等厂家为主,同时邀请食品、饮料、日用品、体育用品、玩具、礼品、服饰、工程配件、建筑材料、模具及零部件加工等相关行业以及各大专院校、科研单位塑料、相关行业协会、博亚app媒体、投资贸易机构人士参观。
●橡塑机械装备展区:各种注塑机、挤出机及生产线、吹塑机、吹瓶机、热成型机、吸塑机塑料、造粒机、混炼机、裁断机、橡胶机械、3D打印技术等橡塑装备;
●塑料包装机械展区:各种塑料包装机械、各种印刷机械、薄膜技术、各种打包机缠绕设备,各种包装机械及自动化生产线、食品及药品包装及制盒机械、标签、喷码及条码、其他相关博亚app及技术;
●原材料展区:各种塑料树脂原材料、改性工程塑料、颜料及色母粒、化工助剂、热塑性弹性体、尼龙及改性尼龙、各种复合及特种材料生物塑料、再生塑料、添加剂、半制成品等;